Skip to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文化研究
文学硕士课程
科目列表

文化研究文学硕士课程 - 科目列表

科目列表

教学语言

课程主要以英语及中文授课

必修学科

CULS5201 相互文化研究基本概论  

本科探讨相互文化研究的一些重要课题,包括媒体文化、消费文化、主题公园、城巿景观、景观文化、电脑文化及科技文化。课题重点以香港与其他文化的接触和互动作为参考。

特选学科

CULS5202 亚洲现代景观及城市文化 

本课程的关注点不仅在同一城市,而是如何跨越不同地理位置和历史时期,通过矛盾和多元性来定义现代性。著眼於城市现代性的差异,我们将探究现代主义,全球,创意和的智慧城市蓝图如何在泛亚洲地区连结起来。这些范本通常标准化的,自上而下的愿景,关乎城市更新,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并伴随著不同程度的胜利和失败。对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关注提供了一种超越国家(或国家之下)的思维方式。我们将透过电影、摄影、视觉艺术、建筑、地图、漫画书、电子游戏、社交媒体等不同媒介生态,探索多元现代性如何产生、传播、消费和再现。我们将拥抱更广阔的定义,我们将亚洲视为扩张的、群岛化的、多样化的,包括东南亚边缘化、散居的人口的亚洲。

 

我们将问:现代大都市的复杂流动,发展过程和节奏是如何可视化的?在向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媒体融合和非物质生产条件转变为政府模式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发生哪些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如何反应现代流动和节奏中的动力和张力,从而重塑工作效率,公共秩序和集体记忆?新兴阶级的大都市消费者和跨国移民的声音和权利是如何被限定和排除在现代亚洲都市的配置运作机制之外的?

CULS5203 文化与艺术与身体政治 

身体的意象代表了思考系统、美学观念及身份认同。本科的课题包括:甚么是身体?我们如何定义及再现不同的身体?文化观念如何塑造我们对身体的认知?科技发展如何影响及改变我们对身体的理解?本科尝试从中西传统中的文化及科学角度,揉合理论架构、艺术、摄影、电影和小说等文本理论来分析以上课题。

CULS5204 文化研究中的电影与录影  

本科旨在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电影及录影在我们社会所带来的文化意义。本科的重点是从文化及政治的角度研究电影及录影如何,或能否,在现今社会中成为重要的文化及意识型态传送工具。本科希望能够从电影及录影的研究,探讨当今视觉文化如何建构我们的(后)现代文化和经验。本科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电影及录影作为例子,使学生认识及批判当今大众再现的理论架构。

CULS5205 旅游文化及文化旅游 

近年来旅游已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现象。一方面,旅游者会接触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另一方面,文化本身亦会扩展至不同地方及社会。本科旨在透过跨学科角度,提供一个理论及历史架构,让学生能分析及反思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尤其著重於全球化、消费文化、民族及地方的课题。

CULS5206 性别、爱情与性爱文化研究 

本科从文化的三个角度探讨性别、爱情与色情的定义∶一)中国与西方社会实行的性别政治;二)中国与西方传统对爱情观念的不同看法;三)中国与西方文学对爱情的表达。本科将挑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包括神话、民间传说、诗歌及小说等,旨在对如「浪漫的恋爱」、「闺房之乐」、性别与人际关系中的差别及类同,予以一个具批判性的欣赏。

CULS5207 科技文化的跨学科研究 

本科致力找出在不同学科,如历史、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传讯学、新闻学及文学的分析中整合一条途径,使学生建立一个具批评性及理论性的思维。透过音乐、文学、媒体及电影,探讨科技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此外,本科亦会探讨当代文化建构的过程。

CULS5208 改编,戏剧和文化  

本科将戏剧视为一种文化转移,「一个克服文化差异与伸延至其他文化的独特工具」。本科将以理论及实践、文化及舞台的角度,分析戏剧与制作、原著与翻译。本科不单著重文化翻译,更重点讨论本地文化环境如何创造出新意思。学生将会欣赏一些本地及访港剧团的演出。

CULS5209 文化研究专题 

本课程的研究专题每年不同,一般为类型、再现系统、文化型态,以及与文化中互动性的动态进程相关的议题或理论。

CULS5212 全球化与再现政治  

全球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及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观念。本科旨在追溯此观念在不同学科及理论典范中的发展、审视有关全球化的社会经济及文化论述、研究相关艺术制品及探讨反全球化的论述及社会运动。我们将会探讨环绕著全球化主题的再现政治、尤其著重思考全球化声明的论据、其中预设及被封闭的范畴、过程及实践;特许、认可或静隐的声音;以及在全球化论述中产生的主体性和群体身份。

CULS5213 媒介与流行文化  

这是一个关於媒介与流行文化的研究课程,目的在於探讨媒介文化跟日常生活、社会及地缘政治的牵连,阐释广告、摄影、漫画、电视、光碟技术、流行音乐、音乐录影、电脑网络、报刊与印刷等文化产品的历史发展、生产模式、社会接收和政治效应。课程的重点除了教授学生不同的文化理论如符号学、意识形态批评、性别再现、文化政策等,并会深入日常媒体批评的实践,同时也著重讨论媒介文化与资本主义、商业体制、消费主义、个人生活风格和大众娱乐消闲的关系。

CULS5214 文化身份的政治  

本课程细论「文化身份」领域的各种议题,由其历史起源、理论基础,到当代的发展及全球现象,涵盖欧洲、北美、中国及本土情境,最后以香港后殖民身份问题探讨作结。

CULS5215 研究硕士报告 

Research on an approved topic for writing a graduation paper under individualized supervision. Consent of teacher required.
学生在个别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须获老师同意方可选修。

CULS5216 酷儿运动与性政治  

本科将探究酷儿运动的历史流变,并讨论与之相关的种种议题与论争,以求理解晚期现代社会下性政治的错综复杂。此外,本科亦会探讨学术与社会运动互相纠结但不甚顺畅的互动关系,藉此挑战学术与社运必然二分的常识习见。

CULS5217 数码文化与社会 

本课程探讨当代社会的文化与科技之关联。信息时代的崛起,令社会参与、文化生产和个人身份出现明确变化。课程首要讨论的是新兴数码化时代为传统媒体带来的反响。其次,将论及科技如何在不同层面影响当代社会,涉及的主题有人权(包括LGBT权利)、公民新闻(和公众羞辱文化)、独立电影和纪录片、视觉和表演艺术及文化遗产等,兼讨论这些主题之新近发展趋势。最后,本课程将探讨数码媒体如何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实践(尤以青年工作为讨论重点)。

CULS5218 实用影视批评写作  

本课程主要集中教授不同的敍事电影批评的理论、路径与方法,以达到三个教学目标∶一)用不同的批判技巧与方法,对电影文本做人文主义、导演主创论、类型学、社会科学、历史及美学等的分析,掌握每种批评方法的历史与发展;二) 作为文化工作者,将不同的文化理论与电影文本进行对读,将文本与特定的语境互相对读,剖析、拆解、批判形色的影像背后的意识形态「阴谋」;以及三)如何在流行的杂志期刊中,将对电影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结合起来,用自己独特的风格,评价和介绍近期的影视作品。

CULS5219 中国社会、文化与政治  

本课目的是希望思考中国的社会转型,发展矛盾,政治控制与文化研究理论的之间的互动与复杂性。文化研究是一个西方学界对应后工业社会的消费主义、战后的意识形态、左翼思潮变成国家政权、个体和社会结构的关系,还有对解放、社会运动、公民社会的进一步反思而产生的一个学科。如何把这些课题,放在在中国大陆和它非常不一样的历史、政治、和社会环境中即是本科的重点。 课程分几个阶段。在第一部分,我们阅读七十,八十年代几个大众文化议题。然后进入90年代,我们一起探讨在中国改革过程的几个发展矛盾,包括城乡分化、阶级和性别关系的重新构成、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些巨变中,大众意旨什么?文化是谁的文化?体现了什么价值观?大众文化现象与互联网与微博媒体的再现如何应对,挑战,或颠覆政治控制或发展论述,然后重新思考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意义。

CULS5220 性别易装与香港电影 

这个课程从「性别易装」的角度出发,来回於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电影理论、表演研究等范畴,研讨「性别易装」的历史建构,重新辨别男女易服者的阳刚与阴柔气质,并从酷儿观照的位置分析多元性别流动的面貌,同时跟西方易服电影比较,观察彼此在视觉呈现上的文化异同;我们寻求理解的不单是衣服和装扮如何影响性别的外观与身份认同,而且还集中讨论电影与舞台演出的美学风格,看男变女、女扮男、亦男亦女、非男非女、反串再反反串等种种不可思议的性别形态。

 CULS5301 当代文化概念

本科介绍当化文化中各种重要概念,扩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具备能力在文化相关的领域作出贡献及引入创新观念。课题包括后现代主义、全球化与地方主义、跨文化沟通、麦当劳迪士尼化等。课题重点为香港文化,以此作为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对照点。

CULS5412 视觉研究方法 

本科会介绍视觉及可感知的研究方法,根据艺术史、视觉人类学、新媒体及文化研究,以助提出创新的研究计划。学生可学习到形式规格化及创作上的分析、研习对象、物质及非实质文化的历史、研讨民族志方法、观察和访谈技巧、视觉资料制作、实地考察以及影像使用的伦理操守。本科亦会教授摄影和录像作品应用、播放经典的纪录片作品、提供录像制作、摄制及剪接技巧等训练。。此外,本科亦有涵盖影像展示的新媒体技术、影像、电影、录像和声音存档研究等。本科可提升学生於公众及专业背景中,处理视觉研究的工作。

CULS5413 用户创造内容与数位文化 

本课程主要介绍网络2.0时代的数位文化,目的在於学习发生在社交网络里的文化活动。用户创造内容是本课主要学习的文化文本。课程始於对文化研究领域里一些基本理论的理解,期望学生能理解到在全球关联的网络世界里文化本质已经变得更具有流动性。本课也会介绍用户创造内容研究范畴里一些新近发展的概念,主要是新出现的文化概念,例如创意劳工、造用、糅合、聚合、参与式创意、网络社群、混杂文化、反版权和监管规则。本课还包括对怎样在数位人文学领域研究用户创造内容进行特定的个案讨论。课堂形式主要为讲课、讨论、学生报告和媒体应用与实践。

CULS5416 二十世纪中国视觉艺术 

二十世纪是中国艺术发展的分水岭,艺术家纷纷投入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的实验,从而回应剧烈变动的社会。其核心关怀,是将中国视觉艺术转化为现代的和中国的,以代表独立的人民和国家走进现代性。围绕视觉艺术,本课程旨在提问以下政治问题:国族风格是否存在? 

 

课程虽聚焦於中国艺术,但亦旁及中国以外发生的艺术运动。我们将探讨视觉艺术的各种类型,及斯时整体的社会与政治秩序。相对於传统艺术史的方法,课程致力於探究艺术与政治如何在中国的语境内,互相建构彼此。以及,革命话语如何依赖艺术以连结群众。我们会考究毛主义艺术如何不能仅仅以政治工具去理解。此外,藉着提供一套关於艺术发展的概览,我们会追问艺术自由在中国的意义,及探索在官方意识形态讲究集体重於个人的环境下,艺术家与作家的身份认同。於国族主义笼罩中国社会的时代,重访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国族风格」,有助同学在狭隘的中国中心框架以外,反思中国艺术的意义。为此,我们需要回看某些基本的美学价值和概念,例如:解放、民主、多元。总括而言,课程既关於艺术史,也关於政治与知识份子史。

 

"The course offering varies each year, not all courses will be off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