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文化研究的学习内容虽然比较偏理论,并不能直接转化为职场所需的技能,但我觉得这些内容都会成为一颗种子,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突然就结出果实,让我有乍现的灵感。不过,最重要的或许是我自己对职业规划的态度改变了,现在不会觉得找工作是件多么沈重的事情,感觉就是游戏人生的角色扮演,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情,满足谋生需求即可。当然最理想的状态还是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工作,可遇不可求,就顺其自然吧。
在 ICS的这一年,我最常问自己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会这样想?」质疑「正常」和反思「自我」是我在ICS学到的宝贵技能。例如,在「医学、媒体和正义」这门课上,我深刻地意识到,「疾病」和「健康」的定义看似没有争议,但背后隐藏著不同文化和权力动态的表徵。在「文化身份的政治」中我还了解到,一个人的身份不仅关乎个人认同,社会如何定义他者也发挥著巨大的作用。
所有这些课程都让我思考:「这种现像是自然的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ICS 有趣而多样的课程,知识渊博的教授和助教们启发我去发现并分析社会中看似自然背后的「非自然」。没有单一的文化理论可以回答一切,研究文化研究也无法改变一个不公义的世界,但ICS让我体认到「质疑」和「挑战」的不可或缺。只有「质疑」才能避免被宏大叙事裹挟,只有「挑战」才能发现被忽视的另类叙事。这一年在 ICS 学到的知识和精神将伴随我一生,让我能被「人」所感动,关注边缘群体的思想,尊重生命的精神。愿我在未来的生活中永远抱有质疑精神,愿我常常问:「从来如此,便对麽?」
在文化研究的经历让我摆脱了之前本科学哲学的时候对人文学科的无力感,这是因为我选择的课程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基於理论,但是更容易被直觉「感受」和「体验」到的内容。或许是每次做案例分析的经历和进行哲学研究时的逻辑推演不太一样,方法论的转变让我变得更生活化了一些,也建立起了我能成为一名教师或者助教的自信,我相信自己能将教学内容有逻辑、也很生动地呈现给学生!
MAICS的小组合作氛围是我有小组合作经历以来经历过最和谐并且大家都make effort的(真的没有之一!),所以也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我之前对collaboration的恐惧和偏见,能更好地在之后进行团队协作。
作为一名兼读制学生,在高强度的社工工作之余兼职学习无疑是一项挑战,但对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不断推动我前进。ICS的课程极具启发性,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激发了我的求知欲。这种学习经验对我的个人职业成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对文化研究的钻研深远地影响了我的工作方式——从新的角度理解社会权力关系,特别是透过了解不同女性的抗争,我可以跳脱传统框架,更全面地看待她们的处境。有了这些更深入的理解,我能更好地进行支援及倡导的工作。 我期待著将所学应用到我的工作中,创造一个更包容和相互理解的社会。
这两年里,ICS给我提供了友好学习环境。教授和助教们平易近人,时刻乐於提供协助。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分享知识的强烈意愿在我的学术之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非常感激在ICS的时光,它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也给了我进一步探求的勇气。这些都是我会珍惜的无价之宝。
在MAICS读书期间,我找到了新的尝试方向。之前在大陆没有接触过NGO,但是在香港接触后,我觉得NGO的工作理念与氛围可能适合我。因为商业性的工作总是会让我看到许多不平等,而打工人也只能遵守上级的指令。
此外,Prof.Cheung的课 Media, Medicine and Justice打开了我对医学人文的兴趣。由於我经历过大陆两次大规模的Covid-19封城,我在生活中的观察让我对这个学科有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我在考虑今后是否可以寻找到医学相关的文化工作。
ICS 对我来说是转型的一年。ICS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我认清自己,摆脱失败的困境,重拾自信。ICS给了我一双探索世界的眼睛,让我突破固有的束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人、自然和社会——正是ICS给了我对这个世界上所有不平等说不的勇气。在ICS,我们关注边缘人群、低下阶层和性少数群体,探讨后殖民主义和亚洲现代性,反思媒体和技术发展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正是ICS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让我们找到属於自己的答案。
最后,我想分享Janet和铁哥在第一学期结束时说的话:「如果你周围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黑暗的,那么再看看,你可能就是光。」以及「独立。」希望ICS的每个人都能成为照亮自己和他人的光。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继续批判、公正、慈悲地看待世界和社会,继续保持独立的自我!
我不知道如何准确表达我对MAICS的感激之情。我想,MAICS对我的正面影响有两层:
首先,MAICS无疑提供了学术知识累积和技能培训的丰富机会。不过,我们需要认识到,一年的学习对任何专业领域而言都只是入门,但发现研究兴趣至关重要,MAICS所做的正是在本科通识教育和研究生专业教育之间架起桥梁。MAICS并没有将所有学生放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而是鼓励任何打破界限的尝试,最终帮助每个人发掘令他们快乐并有成就感的兴趣。因此,对於那些在本科期间习得了批判性思维、但尚未确定研究方向的人来说,MAICS是一次大有裨益的发现之旅。而对於来自中国内地的同学,MAICS绝对是中大人文社科项目中最有趣、最独特、最有价值的课程之一。
其次,就职涯规划和个人发展而言,想要完成学业并维持身心健康,同时兼顾课外实习其实并不容易。以我自己为例,多线程任务可能反而加剧焦虑。因此,MAICS对於我们这些最终将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的人来说,更多地起到了培养积极人格的作用:欣赏他人、协作精神、领导力、文化素养、自我驱动和自我关爱 ……这些是MAICS教给我的重要一课。在硕士学位几乎成为就业最低门槛的内卷时代,我们或多或少需要合理化人生中这「一年」的价值。除了让我们的履历更具竞争力之外,内心的平静和决心也是得来不易的资产。
由於跨学科属性和课程的多样化,学生们在MAICS的旅程极其丰富。这不仅促进了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讨论,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了与自己相符的成长路径。除了媒体、身分和性别研究之外,我们还有机会探索人类学、全球健康和社会正义。因此,MAICS为有志於继续学术旅程的同学提供了切实的帮助。此外,项目的包容性吸引了许多学生。在这里,包容性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鲜明地挑战了「它就是这样运作」的概念,深入揭示了结构性排斥是如何在不同语境下发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同理心和倾听他人的能力得到了发展。透过打破二元对立,ICS的学术训练帮助我们理解他人并鼓励我们做出改变。
2022-2023
ICS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以下是我在ICS所收获的部分启发:第一,“我是谁?”这也许是人类终其一生需要探索的问题。如果未来有一天赛博朋克成为现实,如果正如《攻壳机动队》里面所呈现的一样,人类的灵魂被注入进钢铁的身躯里,那麽我们还能确定我还是我吗?第二,当“身体”成为一种社会隐喻时,我们随时都能通过观察“身体”从而观察其背后的社会结构。第三,当我们摒弃以欧美作为知识生产的标准,而开始在亚洲圈内相互参照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以亚洲作为方法了。最后,也是我依旧在思考的问题:若现代人类社会是基於进步、可扩展性和功利主义的时候,我们作为人生存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在ICS的一年,有幸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和同学们,提高了自己的思辨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体验了香港文化的包容和多样性,总之,是充满希望和价值的一年!希望ICS的老师们和同学们未来都能坚定走在自己的道路,实现自我价值。最后,我想用Janet的一句话来结尾:"我们要相信,在这里(ICS),就是存在很多可爱的人在真实地关心著这个世界。”
「没有任何笨问题」是我对MAICS的最大注解。在一年的学习中,我深刻感受到文化研究的老师鼓励学生思考和积极发问,并强调每个人的生命经验是重要的,鼓励大家从人生经历中去反思「理论」。此外,文化研究亦鼓励学生关注那些不被主流所接纳甚至是被忽视的人事物。总之,MAICS教给我最重要的一课是保持谦虚以及独立思考。
传闻读完文化研究的人会变得厌世,对身边事情渐渐看不顺眼。一年课程结束,我发现这传闻是真的。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越多,看待和理解不同现象和问题时,也变得更加敏锐和批判。你懂得提醒自己事情并非只有二元对立,惯於结合语境去理解不同情况,对於一切曾视为理所当然的社会文化规范和框架,你总是有意无意地质疑、挑战,思考背后的逻辑和机制。这样听来,这学科也太累太残酷了,但更残酷的现实是,面对亲手揭示的、千疮百孔的世界,你必须接受很多问题无法即时解决,然后会更无力、更厌世。不过,能在忙碌麻木的日常里,对一切所谓「正常」始终保持怀疑和批判,已是作出改变的第一步了,而我非常感激和珍视这一年发生的、学到的、遇到的所有。
起初,跨文化研究专业能够吸引我去申请,就是因为它多元、全面和有趣的课程。一学年的时光是短暂的,我从这些未曾接触过的课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这让我受益匪浅。例如温柔体贴的彭教授所讲授的两门有关性别研究的课程,是我在正式入学之前就已经非常感兴趣的。在和彭教授一起学习、探讨的日子中,我不仅明晰了许多与其相关的基础知识,更是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我也逐渐懂得了用积极、乐观、坚定的态度去面对世界上的众多不公,学会了将理解、温柔和爱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感谢这些严谨细腻、富有人格魅力、又学识渊博的教授们,他们的授课让我在这段难得的留学生活中收获颇丰,同时在跨文化研究专业中学到的知识也成为了促进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中大跨文化研究的这一年,虽然短暂,但收获颇丰。“人类世的文化与政治”是我来到中大跨文化研究的初衷。每当我关注到当今世界的灾难、战争以及种种不确定性,我都在思索能否有一种办法连结不同的种族去解决新时代的难题,摒弃过往的仇恨与纷争,并号召各地的民衆互相关爱彼此,实现世界大同。在中大跨文化研究,对於边缘群体的关注不仅仅局限於环境议题,任何议题都值得关注与讨论,性少数群体、数字难民、动物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因此,我非常感谢中大跨文化研究可以给予我们宝贵的机会去解构权力关系并为边缘群体发声,这在今天的时代环境下显得更爲弥足珍贵。跨学科视角一直是文化研究的核心,沟通不同领域也必将带来全新的可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批判视角与独立思维将作爲我的人生信条,为从进对话与和解,实现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The year of study at ICS is a fantastic year. We were here to learn theory as well as the reality. Some teachers would move and choke up in class, some focused on their vision on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in hidden places, some brought wonderful literature to help us build new research methods, and others inspired us to pay attention to our own bodies so that we could learn to value each unique self. The whole learning process is a constant questioning process, you will begin to question the world you originally believed in, you will question your new learning, you even will question yourself for making choices. But when the journey is over, believe me, you will have a determined mind like no other.
If you also pay attention to every tiny voice, value your own feelings, and care about the life around you, then ICS will help you better observe and understand society and bring you an extraordinary learning experience.
One year at Intercultural Studies is life-changing. At ICS, we question existing boundaries in Asia, we demystify the digitality embedded in the ‘cloud’, and we dig into stakeholders from media fandom to global injustice that are often unnoticed or taken for granted: Had I not studied at ICS, perhaps I would never know about ghost workers in network infrastructure, the Anthropocene politics behind climate disasters. It is more enriching when intellectual discourses align with refreshing voices from real life: guest lectures, field trips, and exchanges of all sorts. The critical approach combining theories and praxis anchors my life, as I learnt to turn the abstract into perceivable concreteness and to see problematics in simple dichotomies. To this end, I would say that cultural studies is indeed not about the overarching theories but about the very bedrock of our beings and reality. Finally, as we even question the category itself: ‘what was cultural studies’, we are always in pursuit of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future tense with our lived experiences.
2021-2022
在中大的学习生活无疑是充实且饶有趣味的,几乎每天都能在课上或者阅读材料里收获启发、反思、期待与惊喜。
来到中大的第一个月我曾写下:我不清楚这个世界是否有真相等待去揭露,也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到底落脚在哪里,但我好像愈发能够感受到历史与社会细腻及底的呼吸脉搏,同时也离自己的内心和生活越来越近。而这样的感受也一直弥散在两个学期的学习和写作之中,我也时时感怀自己没有被夺去理性与感性的真实体验。
这并不是太平的一年,新冠的阴影依旧笼罩在大家的心头,乌克兰的战争也时刻标示著和平的摇摇欲坠,乱世中亦庆幸自己还有一张可以安稳温书的书桌,老师和同学们的激情也总能鼓舞到我,怎么想都是一趟不会后悔的旅途。
来日山长水远,望自身与同侪能谨记狮子山下的谆谆教诲,永远能听见角落传来的哭声与哨音,有暖气地活著,亦终生保持热忱。
「我们这些人,都把自己的欲望撞向对方,相撞时你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每个人
内部的、想要燃尽生命的那种动。」
共勉!
第一学期面授课,我很高兴见到我的老师和同学,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在MAICS中,我学习了社会结构和文化表徵之间的动态和关系。文化研究的学习为我提供了理论知识,让我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我们的文化和社会。例如,用户创造内容和数字文化教会了我互联网和演算法如何在数字时代塑造我们的思想,以及如何通过使用大数据来分析媒体文化。研讨会和活动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因此,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这是令人难忘且硕果累累的一年。
这不是我与文化研究的第一次相遇。在本科修习文化研究相关科目时,我就感佩於文化研究学者们对日常经验细致入微的体察、对边缘群体的关注以及压迫下寻觅反抗空间的动人坚持,但当时还未非常清晰地认识到文化研究如何与我身处的当下产生联系。多亏MAICS各位老师特有的研究旨趣与关怀、课程作业提供的自主探索空间、还有背景多元的优秀同学们,我才逐渐明白,抽象理论问题可以与具体的生命经验,特别是研究者自身的生命经验形成对话与互振,书写边缘与他者亦能对自我的重估与审视。
在所有人都被疫情和种种社会变动推著走的当下,坚持批判性思考似乎已经成为某种奢侈。即使如此,当课程转到线上时,师生在教学中依旧努力地投入,这份联结的力量让我有了更多前行的勇气。
《文雀》是杜琪峰即将投入跨国制作,与香港本土暂别前的最后一部电影。在最后一镜中,杜琪峰的镜头跟随著飞鸟深情地穿梭於香港的城市空间中,随著雀仔的停驻,银幕上缓缓出现「再会」二字。再没有什么比这个镜头更能表达我此刻对香港、对中大、对各位老师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以及来日重逢的期盼了。 再会!
我原来学的是工程类学科,又作为演算法工程师工作了七年。对我来说,事实与逻辑推理之外的世界是难以理解的。MAICS帮我推开了一扇窗,让我获得了更多样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丰富的真实世界,尝试著跳出技术的思维框架,开始更多 地思考科技与人文、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例如,原来我对人工智慧演算法的兴趣点在於,它的原理是什么,它的训练数据如何获取,它的准确性如何,等等。而在MAICS的课堂上,我们会讨论演算法会如何在各个层面影响整个社会。课程还告诉我们,自然科学、技术应用与人类社会从来就不能被截然分开。作为科技从业者,也应该一直记住这一点。有点遗憾的是,八个月的课程实在太短,很多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更深入地思考,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继续探讨下去。
近年来,当我与朋友谈论时,渐渐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很多事情,背后的原因并不是想像中那么简单。在21世纪社会中,例如:LGBTQIA、女性主义、动物议题等不同社会议题都十分值得思考和探讨。文化研究是可以了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科,包含了人类学、历史学、媒体研究和文学等。修读文化研究,提升了我多角度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使我尝试以严谨的思辨态度,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出发去了解这个世界;并让我对政治、正义和自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文化研究的学习让我重新审视生活中的表象,从艺文作品消费者慢慢转变成为观察者。从课程广度上来看,我更加关注边缘人群,如性小众、露宿者、少数族裔;也更加关心非人类,如动物、环境、公共空间;从纵深来看,在挖掘历史和论述之后,我对所生活的城市及其内核,有了更深的体悟。可以说,文化研究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让我看见曾经视而不见的东西:现代社会中,繁荣发展下变本加厉的多重角力、发达科技背后隐藏的社会治理术、流行文化所反映的微小反抗。更重要的是,我见证了时代浪潮下香港这座城市的呼吸,也结交了不少本地朋友。多年来,可以共享香港这个家,我感到很幸福,也同时感到对它的未来负有一些责任。这一年的学习,让我更关心香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疫情之下,很多课程都上线了,但我在MAICS的旅途还是收获颇丰。MAICS的课程主题很有趣,也很独特。我参加了一门关於人类世的课程,这本来不是我的学习兴趣,我们仔细阅读了思想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它告诉我们,文化主题也与被划分为“科学”领域的问题密切相关。例如,一个国家在建设水坝或核电站时,这也是一个文化主体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创意项目形式的作业也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向公众表达我们关心和相信的东西。话说香港,香港话说的课程也让我重新对香港,这个我出生的地方,有了更深更广的思考。MAICS的课程拓宽了我的视野。
2020-2021
文化研究的世界不存在绝对的答案。它告诉我们,眼前的一切都是被社会建构与形塑的,问题不在於盲目解构,而在於我们如何看待以及如何行动。文化研究课程提供了多种看世界的可能,并教会我如何洞察世界的缺口。例如,MA论文使我看见边缘的力量,洞见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城市与空间研究让我认识到城市秩序与现代性的关系,关注到那些被同质化的消费空间消灭的街道生活;动物与社会研究叫我放下「非我族群」的成见,尝试以一种超越物种的视角去看待不同生灵,这与道家思想殊途同归。
为期8个月的课程悄然结束。我非常感谢所有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尽管我们仍处於疫情肆虐的艰难时期,大多数课程依然采用线上授课,但授课质量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相反,我觉得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更近了。老师们在课堂上激情、新颖和前沿的教学,我们受益良多。我们也可以直接将想法在zoom里进行分享和反馈,与老师们在课堂上探各种有趣的社会文化现象。
本专业这些课程非常关注少数群体和边缘人群,并多角度批判性地看待社会文化问题,理解社会主流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这是充实愉快的一年,我在专业课程里所学习的,不仅仅是直接的技能或者技术,更多的是思维方式与分析能力。
这个专业的学习历程对我而言像是戴上了一副眼镜,在戴上这副眼镜之前,我看不出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思维不可避免地受到教育,媒体,意识形态和主流话语的深刻影响。 戴上了这一副眼镜之后,我才开始重新思考我们的社会和文化。 比如李铁成老师的中国独立电影这门课让我看到了许多关於社会边缘人群的电影作品,也让我意识到了影像记录的真正意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我的职业规划。 Janet老师在她所教授的性别课程中鼓励我们挑战生活中的异性恋霸权,挑战自己与意见不同的人进行沟通。 一年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跨文化研究带给我的影响还在持续,我希望自己能在每一场对话,每一次行动,在每天的生活中继续实践文化研究的观点。
这一年对我的改变很重要,除了学习到非常多此前未曾接触的知识以外,最大的改变在於,我的视角开始了转变。边缘群体、社会不公成了我关注的焦点。女性主义议题、少数民族身份认同、被社会抛弃的老人们、不被主流媒体所关注的事件等等,这些我们过去常常忽视、误解的话题,我们在MAICS却给予它们许多关注。这不仅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一种减少社会不公,为每一位个体保证其权益的事情。
我的学术兴趣一直以来都是在后人类/后人文主义议题上,一方面是出於我对科幻作品的热爱,对未来喜欢畅想,另一方面则是MAICS带给我的思考。人类在进入未来社会的过程中,势必会带著我们现有的社会不公,思考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进入未来社会时人类间的不平等,这是ICS对我最大的影响。
我的思维方式不太一样了。新传背景的我一年前的或许会想:怎样写好中国故事? 但现在我或许会追问一句:为什么要写好中国故事,在一个「好的」中国故事中,民族和自我都是如何被再现的? 更进一步,我或许会问,「好的」中国故事讴歌了谁,边缘化了谁? 当我将国族、性别、种族、阶级、文化身份、全球化和本土化这些视角带入同一个问题,我会发现,或许我对这个世界不那么确定了,但我同时变得更加温柔、更加包容了。
两个学期的时间不长不短,恰好够我学习八门课、熟悉校园里神奇的小路和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讨论萨满教,疾病的隐喻,数字难民;也讨论耽美剧,最新的游戏和大国战疫。 我们批判流行文化,同时享受著它;我们抱怨刻板印象,同时试图改变它。这样一帮可爱的ICS朋友呀,要毕业了,江湖路远,期待重逢。
在MAICS的这一年对於我来说是收获颇丰的。这个拥抱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专案让我关注与人类和非人类有关的议题。它使我拥有批判思考的能力,以此去面对社会议题。对於我来说,思考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我时常在各种关於性别、种族和阶级等问题面前感到无力。正是MAICS拨开了我心中的疑团,让我能具批判意识和洞察力地从不同方面去解构并深入这些议题。 面对这些棘手的议题,我不再是逃避而是尝试著利用所学知识去面对它们。
在课堂之外,我漫步於这座城市并沉浸在它的魅力之中。当香港主要院线之一的娱艺院线倒闭时,我仍旧能看到当地新生代导演们的活力。当疫情让许多策展人和艺术家受到冲击的时候,我依然能被许多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展览和作品所震撼。当每个人都在说「书店已死」的时候,一些独立书店仍旧守护著他们自己的一方天地。
这场全球性的疫情让这一年变得尤为特殊。教学团队们努力实现线上课堂而学生们也尝试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但这也让ICS的学生有了对数位社会和全球化等等议题的更多思考。
没错!我们不会停止思考而这就是MAICS!
这一年还是要在疫情之下渡过,半个学年皆要在网上授课,少有机会与教授和同学们进行面对面接触和交流,确是有点遗憾与无奈。但我仍然很衷心感谢各位教职员的努力协调和帮助,即使隔著萤幕,仍能感受到你们对教学的热诚和认真,既善用网上资源作教学,又举办不同的网上分享活动等,更尽力在可行情况下进行线下的课后活动,使我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到相当充实。
跨文化研究课程带给我的不只是知识、理论上的增进,更多的是加强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让我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思考并反思普世的观念、现象,是如何构建出自身与整个社会的连系,以及固中的关系,更增添了我想窥探未来的好奇心。
我相信思考能力的进步珍贵且难得,所以,短短的学习过程只是其中一步,今天所学习到的理论和知识不但能巩固我的基础,更能应用在将来的不同挑战中,让我在人生旅程中走得更远。
2019-2020
在这么特殊的一年里,感谢每一位老师的付出和指导,在ICS学习的一年里,除了学到了很丰富的知识之外,最重要的是,打破了我很多固化的观点,带来了很多新的感悟,虽然大多数时间不能和老师们面对面上课,但仍然能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参加这次工作坊,给予了我对很多关於女权主义和性别意识的新思考,结交了一群很有意思的小伙伴们,也激发了我自己的潜能。
这一年的生活充满活力、意外与惊喜。意外地没有很多机会和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接触,而惊喜在於遇到了很多温柔,风趣,学识渊博的老师,让我在浮躁嘈杂的世界中能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对某些从前不以为为的事情与现象进行批判性和多元化的思考。在ICS的收获可能不是一个傍晚的技能,但是是一种作用深远的思维方式角度。如果要说遗憾,大概就是散发个人魅力的老师太多,却因为课程排期相撞,必须做出舍舍而无法一地跟从学习。希望未来还能能够有机会聆听老师们的学术分享,弥补遗憾。
参与性别戏剧工作坊的过程中让我对很多性别相关的根本都有了更多的思考,从与美丽,大兔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中收获了多元化的思想观点。制作环境条件限制仍然提升空间,但创作的过程是让人愉悦和难忘的。这是一次对自我思想和行为的推动,也是一次探索和挑战。很荣幸与美丽,大兔和其他8位同学相聚在工作坊。
与ICS相遇的一年是充满偶然性的一年,从社会运动到新冠病毒。相比於理论知识,我认为在这一年里收获更多的是经历和体验。特殊的社会环境,让我学会面对处於社会困境之中的自己,同时也学会了透过困境去思考、关注社会中常被忽视的底层群体。
即便网课贯穿整个学年,但是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在竭尽全力将损失降到最低。很多老师在线上课堂开始或将要结束时,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开导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Prof Lim的“We are in a hard situation, so please be nice to yourself .”
在CUHK校园短暂的日子里,真正感受到了“大学”“同窗”的感觉。每次晚课下课都是一群同学一起下山,或是说笑,或是继续讨论课堂内容。同学们优秀而友善,个性又谦和,同伴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感觉令人想念。
即便在ICS所学的理论,不能够立刻帮助我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我相信ICS带给我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同理心、包容心、人格的温度、批判的思维… … 这些可能会在未来,成为支撑我在这个充满偶然性的世界里生活的精神后盾。
最后,感恩所有,期待再会!
天人合一,未圆湖畔,百万大道,吐露港湾……当香港中文大学於我而言似乎遥远的梦境时,关於这些美景的词汇早经萦绕耳畔;大图的夜景,新亚的美食,穿梭山间的中大校巴,每日光顾的利黄瑶璧……当这些幸运地成为我生活的日常时,我发现,其实真正记录在我双眼,留在我心间的,是第一次听到Elmo飞快的语速,颇具挑战性的课程内容时紧蹙的眉头与陡升的心理压力;是与铁哥坐在梁銶琚的教室里对著自己剪得稀里糊涂的片子一边嘻嘻哈哈笑闹不停,一边仔细听著老师细致入微的指导;是每当Ka Ming老师在摄像头前发出“灵魂问问”时,或自信满满地开麦,或羞涩地发送到聊天室,或绞尽脑汁也憋不出一句话,只能说对不起;是温柔可爱的TA耐心的解答帮助和冷不丁儿的“腹黑”点名……
很多人说我们“天选之子” 19fall的香港求学经历是“黑白色”的。游行运动时的黑面罩,疫情爆发时的白口罩,构成这一年的图景。 很多老师都在尽自己所能的丰富课堂的形式:线上的艺术节,作品汇报放映,甚至是日常的小组作业,Q&A更改,老师们都在为这个单调的Zoom Room增添色彩。一年内减少“云端之上”式体验给我们带来众多遗憾,众多“受伤”;同时这也是一段特别而难忘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现实的情境让我们以“文化研究”为出发点产生对社会生活的批判思考。
短短的一年学习即将结束,若问我脑海中最深刻的情境?我会说是这朵香芋色的云。
我在忙碌一整天,终於做完一份相当具难读报告之后,走出图书馆拍下这一瞬间。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中大的美,是因为思索,因为收获,所以快乐,所以“心中之情乃是目中之景”。
而若再问我心深处最重要的记忆?我会说,不再是大学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而是每一个在MAICS相遇的人,每一段珍贵的友情。
毕业快乐,前程似锦!
MAICS这一年的学习,改变了我很多思考世界的方式。我知道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自我理解在渐进远去,我们批判资本,挑战权威,勾画理想,做著很多很纯粹很美的梦。
即将毕业,万分不舍,无奈我们终将进入这个真实又残酷的现实世界,在金钱面前妥协,在柴米油盐的漩涡里摸爬滚打,内心矛盾又可能。
我想,这一阶段短暂的学习也许无法实现我立马醍醐灌顶,也不是寻找工作的“优质”敲门砖,但在未来漫长的道路上,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会是我持续不断进步的动力,也会是一把狠狠狠砍向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更会是推进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们有朝一日做出改变的希望。
对我来说,这个Workshop是一段很难忘的回忆,和同学们相处非常开心,但是如果能学到一些戏剧创作和表演的方法,就更完美了!
感谢美丽和大兔的悉心指导,在工作坊的课程里和大家一起选择剧本字幕,讨论剧本内容,给我们最终剧本呈现的形式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每一次小组讨论都能对我启发良多,在听别人与分享自己的经历这一过程中,我总会发现个体之间存在著极致的不同,而这种差异对我却非常强烈的吸引力。更可贵的是,我们组的成员们在课下也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特别能处的来,很开心也很幸运。
这次工作坊创造了很多很美好的时光和大家一起探索讨论交流共同创作出剧本和表演出来其实是很有成就感的体验。也很感谢通过这次机会认识了更多有意思的朋友和老师,希望这样的工作坊会有更多!
很开心能参加性别戏剧的工作坊。在整个过程中与美丽,大兔以及各位同学都有非常好的互动,也非常开心。
在课程中大家一起探讨性别平等,也开拓了我性别相关话题的看法和想法,特别是大家从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历出发去讨论初夜,开放关系,性侵案等,让我可以在探讨任何话题时,我们都不能忽视个体以往的经历。
同时,因为疫情原因我们无法去剧场演出,而也给了我们更多想像和创造的空间。在大家无法线下见面的情况下,如何书写剧本,如何制作和呈现这个故事,都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得以尝试尝试开开传统戏剧表演形式,用B站风格的视频和在线谘询室的录屏来探讨“初夜疼痛”这个话题。
非常感谢美丽,大兔以及各位工作坊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也感谢MAICS能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工作坊,让我们在研究生课程之外学习和收获到更多。
在一学期的工作坊中经历了从选题剧本创作到最后内容输出的全过程,体验到了不同的性别发声方式,跟自己组里的小伙伴们有了一段难忘的记忆……
很高兴可以参与这个工作坊,虽然在特殊时期线上进行比较困难,但大家相处很愉快,对於多边关系等之前没有接触的意识到有了认识和了解。因为这个工作坊才尝试了剧本创作,开始学习怎样剪剪视频,收获了很多。很幸运学院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感谢有Meili和Datu一起度过的这段时光!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thank all teachers and staff of MAICS for their great support to students in this challenging year. Although we could not meet each other most of the time this year, I could feel the warmth and care of the teacher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MAICS was an experience of a lifetime to me. The courses and readings provided me with brand new perspectives in viewing the world. I re-learned everything I knew in the past, everything about me, the people around me, and the society that created me. I realized that I took many things for granted and that I had never tried to look at the things and people around me as 'what they really are'.
The core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 in my point of view, would be to critically question ‘why things are what they are as presented to us’. This sure is a very difficult question because when a person tries to tackle the question, it challenges nearly every related concept that the person had never questioned: What is ‘human’? What is identity? What is gender? What is love? What is a family? What is a nation? What is power? What is culture? What is re-presentation? What is…And the list goes on and on.
Take me as an example, the training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 made me jump out of my biases and try to look at 'me' in a critical mindset. I would ask myself one simple yet crucial question: Why I am I? What has constructed 'me' as who I am? When I try to challenge myself with this question, eventually I could critically make sense of the many decisions I make on a daily basis. With the theories I learned from the readings and lectures in MAICS, I could relate the little ‘blessings’ of my life to some huge and complicated power relationships that initially did not seem to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my common life.
When I was so fascinated and lost in this search of my place in this world and who I am during my studies in MAICS, at the end of my studies, my teachers gave me a new great challenge: What to do after I have learned all the knowledge and critical thinking? How am I going to live with this new understanding of myself? How may I contribute to bringing change to my world after learning and criticizing the many problems of my world and culture?
I am still searching for my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Yet I believe the things I have learned from MAICS would guide me in this journey.
2016-2017
在Intercultural Studies 学习的这一年,可以说是至今的学业生涯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时期。我觉得跨文化研究不是一门学科,亦非某些专业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一种看世界的视角。感谢优秀又可爱的老师们,他们以渊博的知识、耐心的授课及切身的实践,教给我们何为 “跨文化研究”。我相信,即便有天我们遗忘了上过的课程,学到的知识,文化研究这种关注底层、反对霸权、不断批判的精神仍会永远留在心底,持续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CUHK 有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多元文化,价值碰撞,於自身修养及视野有很大提升改进。
ICS 课程提供了全面丰富的理论学习研究,对知识框架的构建有很大帮助,也有助於未来继续学术的选择。
但整体而言ICS偏於理论研究较少实践,的较多是加继续学术深造,但较少涉及社会实践实习活动。
但我在ICS中得到很多知识和见解,很欣赏各位教授和课程,在香港的一年对我今后的选择有很大的意义。
在ICS读的一年很开心也很充实,学到了好多以前完全没有了解的知识,也对世界多了一点了解,最重要的是认识到一些小众群体,学到对自己不了解的人和事多一点尊重,寛容和理解,而不是妄加判断。这是我认为ICS带给我最受益匪浅的地方。老师们也都学识丰富而且各有个性,上课总能感受到他们以及与之带来的知识的。
我在学士期间就读本系Cultural Studies课程(2012-2016),接著修读MA Intercultural Studies课程,虽然同样是「文化研究」学系,部分人可能认为修研同系MA课题重叠,但实际上,从学士到硕士,不止是课题的深度变化,更重要是MA重整我对「文化研究」的态度。
MA IS与BA CS最大的差异是对於「研究」的要求,硕士需要学生身心投入思考研究,即使在学士接触过相同课题,硕士程度的进阶学习,及老师对研究态度的要求,使我能不断自己提升能力和调整心态,以研究态度切入经验到的疑问,学习在批判以外肯定价值。在涉猎不同课题的过程中,我藉著「研究态度」找到自己的研习兴趣,确立了自己从事「声优研究」的兴趣。从学士过渡到硕士,我经常有「给我重锻再来」的感觉(笑),并非要贬损学士教育或否定自己在学士期间的努力,而是我在学士确实没有思考研究态度,在硕士面对同一个课题或理论,已然是不一样的风景,「重锻再来」,珍惜以文字表现思维和肯定的方式,也是对过去未有深入探究的学识的一种补救。
因此,这一年是充满惭愧却期待,身心投入研究的疲累和兴奋,各种矛盾的心情里度过,对我来说是宝贵的时间,谢谢学系、老师和同行的同学们!
2015-2016
参加的活动:(一)一趟纸上电车之行 (二)一趟实地电车之旅
很高兴可以听到国灵老师细说有关香港电车跟香港文学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电车如何成为香港作家的书写材料、对象。老师也介绍了很多有关不少本土电影作者如何透过电车这个媒介去谱写一段段具特色的光影记忆。同时,老师也很用心,利用年代分割,把一个个不同年代又与电车相关的文学作品向我们引介。我尤记得老师介绍的文学家马朗,写了一首名为《北角之夜》的新诗,里面的文字流丽,描写细致动人,使我对他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呢!
文化研究很著重文本分析、文本细读等方法论,老师在这个讲座都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让我明白到一个文本的切入可以用上不同的焦点与角度。此外,电车是香港本土十分独特的交通工具,它不但是港岛居民日常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还承载了一段段与本土性密不可分的历史记忆,所以老师的介绍警醒了我们,在考量全面撤走电车的行驶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性的考虑,更加是一个关乎香港独有,居民共有的本土记忆。
很庆幸学校能够邀请历史掌故专家郑宝鸿为我们介绍一些不为人所熟知的香港发展史及一些有趣的典故。此外,实地坐电车时,学校特意租用座位较旧式、传统的电车,令我可以亲身乘搭这一款这么有特色的旧式电车,而经潘老师的介绍,我方知道现在的电车座位已渐渐因为功能性的问题而变成了胶椅。
我们平常接收的香港历史论述大多都是官方(如政府常向旅客说香港是小渔村,然后慢慢发展成繁华的都市)建构出来,背后通常都是有它的政治目的,当然郑先生介绍的历史论述也可能掺杂很多主观的论述,或者偏颇,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他口中可以知道一些官方以外的历史论述,有助建构我们对香港身份的理解。
参加电车之行后,我更熟悉港岛了,在讲解中了解到很多关於香港电车和港岛的历史,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助於了解香港历史文化。一路所见的城市景观和市井生活会让人思考城市文化课程上的相关问题。
参加了一趟实地电车之旅,第一次体验了香港电车文化,了解到香港城市文化特色,高楼林立间老香港文化的趣味与艰难生存。文化研究课堂有学一些东亚城市以及全球资本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等,通过电车之旅听长者介绍那些不为人知的香港特色,与学过的一些理论会相互呼应。
我参加了湾仔旧城文化游。我在活动当中感受到了民众联合起来保护社区原貌的力量,也感受到了权利在规划和全域考虑上的缺失和短视。可活动以与课程当中的"批判性思维"结合,对大资本主义和商业的扩张对文化和遗迹的破坏有了切身的感触。
2014-2015
刚入学时,我被初来乍到香港的新鲜感所吸引,沉浸在自由阅读中无法自拔,对文化研究缺少基本的理解与认同。直到有一天,宗仪老师告诉我要离开所谓的comfort zone,我仿佛被点醒了。从那时起,我开始了一个陌生化自己人生经验的过程。不管是大叙事中的民族国家还是小视角下的媒体分析,亦或是本身就很陌生的性别研究和都市文化。我经历了近一个月因思想冲击而睡不著觉的夜晚,感觉自己业已形成多年的价值观正在慢慢崩塌,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研究引导给我的人文价值。我开始学会从边缘出发,用同理心思考问题。我开始意识到多元价值的存在,不再事事都从书本中找答案,而是愈发宽容。我开始关注共同体的发展和与人的沟通,我不再简单的用标签化思维考虑问题。我慢慢意识到,其实文化研究的立场已经渗透进我的言行,这不仅仅是一个我所认同的专业,而且成为我愿意一直坚守与传播下去的某种理想主义。再回头看当初的选择,能够在中大读文化研究是我的幸运,也是值得我一辈子骄傲的理由。
我参加了台湾文化之旅。我就说说对这个的看法吧。我觉得我们整个课程最大的共通之处就在於观世界的不同角度,去台湾也好其他地方也好都是很有意义的实践。其中最有意义的是与当地的大学生有交流,虽然时间不多,但确实也能感受到大家的不同观点,这也是平日观光旅行所不能涉及的地方。就我个人而言希望以后这种与台湾青年人的交流多一些,观光固然重要,但若能有一个主题,比如台湾眷村之旅、台湾日本文化之旅,会更有聚焦点,收获会更多。
我觉得这次五天的行程可以称作“文化之旅”,由於老师带队、行程安排、学术交流等细节而变的不同於一般旅行。首先在观光目的地选择上,被赋予了一年文化研究课程学习的具体实践意义:博物馆、艺术馆、二二八纪念馆,从原住民文化、政治历史等层面感受台湾;牯岭街小剧场、女书店、台北龙山寺附近游民文化介绍、红楼附近同志酒吧区域的体验等等,很奇妙的丰富了台北的各个细节。其次,这次活动对於一年的MA生活来说,是一个很棒的尾声和总结,我们得以与相处融洽的同学以及很棒的老师们同行,对我来说是增进彼此联结的契机和记忆。到新竹与同为文化研究的同学教授交流,看到了“书本上才见到”的人物,对台湾的认识更进一层。
正如我上面所说,这次文化之旅是一种实践,当我们把所思所学从香港延伸到台湾,会发现两地很多不同,也有很多相似,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的延伸和突破。台湾之于香港、之於大陆,都是一种对照。亲眼看见宗仪老师在城市文化研究中讲述的台北,甚至体验台湾研究所的文化研究学生关注的议题以及研究方式,最大的意义就在於以文化研究知识体系出发,所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真的很幸运啊!
荔枝窝之行是我第一次游览香港岛屿,第一次品尝正宗的盆菜,第一次收割水稻……在愉快的游览中,我有幸接触了荔枝窝的山水人文,看见香港繁华全球化城市之外的别样风貌。文化研究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体验交流,短暂的一日之游让我窥见香港村落的在地文化脉络。书本之外,行万里路,方能让自己平面的了解渐渐立体。那是一个开始,前路漫长。
台湾之行是我最难忘的毕业旅行,一半游览,一半学术交流的行程让我获益良多。彼时游览的大多是文化景观,让我对台湾的历史、民俗、边缘文化有了全新的视野。学术交流走访两所大学,我作为报告代表,得以和当地同学、老师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学术观点,生活状况。同学们在主要行程之外,亦可以自主选择游览路线,大家的的体验多样而精彩。我和自己的老师、同学全程同吃同住,情谊更加深厚,离别之时,甚是不舍。彼此旅程,我在台湾老师、学长的引导下,探寻了红楼同志酒吧区,艋钾红灯区,二二八和平公园等边缘文化区,实地了解了这些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素材。我在女书店购买了女权主义书籍,在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收到了赠书:宁应斌老师的《身体政治与媒体批判》,这些读本都开拓了我的性别研究视野。两岸的长期隔绝,滋生了误解、偏见与恐惧。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随性的聊天,都让我感受到台湾朋友的友善与包容。文化研究强调沟通交流,需要我们打破每一方束缚,迈出每一步。
2013-2014
来香港的这一年,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所学校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的日子,短暂而又充实,有时候常常恨不得永远留在这所大学。我爱她,有很多原因。 美丽的校园。中大的风景每一天你都会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感受到她的魅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乐哉,快哉!关於她的美,我不过多描述,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学弟学妹相信你们都会潜移默化的爱上这个未来的校园,她,属於身处其中的你们。 可爱的老师。这一年接触最多的当属文化研究系的老师们了,他们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平等相处的老师,和蔼可交的朋友,快乐教研的学者。这种关系与氛围促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来港的学习,进入文化研究的领域,不仅浅尝辄止,而且打开一扇门让我们走进去,发现自己的潜能与喜好。这一年,感谢每一位老师,这里虽不能一一点名,但谢意与敬意不尽。 知识与思想。上研究生之前其实从未真的进入一种深入研究问题与思考问题的层面,多是为了当一个好学生全面发展,所学与所用大多不相干。但是,研究生的这一年,我发现自己真的把知识与思想再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能够更清晰地分析社会问题,更具逻辑性的看待自我与外界。 一年的时间,真的很短。祝愿你们,并珍惜即将到来的日子,且行且看且闻,且思考且做一个真正想成为的自己!
2012-2013
多个角度看世界 中大的文化研究硕士课程(Intercultural Studies),一定要摒弃掉大陆对文化一词的传统理解,它并非狭义地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研习,而是带有强烈批判思维地去思考这个社会。当人们都循著已经打开的那扇窗户望出去时,文化研究就似那无形地手,帮我打开了另一扇窗。 这个学科的课程设置燃起了我工作之后全职读研对求知、思辨的渴望,而我亦是满载而归。老师传授的媒介文化,让我从之前的;看广告是广告,到能够下意识地去分析广告背后所蕴含的当今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资本操控模式的转变,将人作为机器使用的时代渐渐逝去,而用消费欲望来控制大众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初次接触到这些理论之时内心的震撼依然记忆深刻。面对纷繁复杂、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是要穿过看山是山的浅层认知,去探究社会发展背后的深层规律。 乃至探讨我是谁,当今社会尤为重要的身份认同的建构,老师会抽丝剥茧地来帮助我们树立身份认同建构的多种因素,去探讨地球村时代身份认同的解构与重构,理论依然枯燥,但是经老师由浅入深的引导,去不失鲜活与丰盈。 还有更多精妙的课程,旅游文化、身体政治、性别以及紧密联系当代中国发展的研究专题,都令我的收获超乎想像。
2011-2012
还记得入门课中,老师详细解释何谓「跨」、「文化」、「研究」。有人问我跨文化研究要从哪里「跨」到哪里,我记起的是第一次听说去疆域化(deterriterialization)这个概念时,那把我25年来已经僵死了的筋骨血脉一下子打通的感觉。或许可以这样说:跨文化研究是学习怎样做一个好人。 因为只有以去疆域化的方式思考,你才可以开放思维,把它移到别处,并从那个视角观察世界。一个人的眼睛,却以最宽阔的视域看世界,可以易地而处,学会尊重,使世界可以变得更好。 让世界变得更好,这是眼下我对「好人」的定义。
在文化研究系修读MA课程的那一年(2011-2012)是我求学之路上最单纯、最快乐的时光。本科毕业后难免就开始对未来充满焦虑,关於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哪里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经常感到迷茫。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选择了香港;而出於对人文学科的热忱,特别是对福柯和本雅明的偏爱,我来到了中大文化研究学系。在硕士研究生的这一年内,我如愿以偿地阅读了大量曾经想读却苦无时间的经典文本;和各种领域的老师、不同背景的同学探讨问题、吹水吐槽、甚至争执不下。文化研究这门学科充斥著大量的理论与文本,但一以贯之的核心当属批判性思维方法——质疑看似合理的日常,不甘於既存的社会现实,在批判他者的同时永远反思自身。它所带来的快乐并不同於欲望的直接满足——比如消费的快感,而是更高阶的思考与理解——让人更为自由地生活。希望以后的学弟、学妹也能在这里有所收获!